Hello大家好呀。
最近总有朋友问小编,什么时候再来聊聊耳机的那些事儿,最好还是普及类的那种。那今天小编就不给大家推荐太多品牌,而是和大家一起判断耳机好坏的那些“神仙标准”。
很多同学一直比较认同“在耳机音响届一直有一个声波特有的属性横在专业测评人员与普民大众之间”——它就是由发声单元振膜、腔体与阻尼本身的物属性共同造就的,声音的三个基本属性之一——音色。
音色是音乐人手中最为玄妙的秘密武器、是电子乐器无线拓宽音乐世界的利刃、也是无数音乐回放设备厂商的首要研究对象。
它决定了吉他与提琴、吉他与吉他之间同一个音高的听感区别,也决定了曲线相似、评分相当的两款产品会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那么音色到底如何定义、各家知名厂牌如何调整音色,不同的音乐审美又会造就怎样的音色追求差异呢?且听小编为大家一一道来。

自然界所有声音都会带有音色这个属性,它就像是所有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比如材质的手感、颜色的冷暖)一样,天生俱有,只可听而不可言传也。
按照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对于音色的定义,其是一种感官属性,使听者可以根据它判断出两个具有相同的响度和音高的音是不相似的。
而对其的注释是“音色主要决定于声音频谱对人的刺激,但也决定于波形、声压、频谱的频率位置和频谱对人的时间性刺激。”
▼音色与泛音的关系其实相当大,可以说是不同的泛音密度造就了音色的不奇妙差异化。
不同音色的声音,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响度的情况下,也能让人区分开来。
同样的音高和响度配上不同的音色就好比同样色相和明度配上不同的色度一样。
对于我们大众而言,直接把音色当做是在响度、音高之外决定声音听起来怎样的一个固有属性就好啦。

对于绝大部分的耳机与音箱来说,由于其发声方式均为某种力量带动一个平面振膜而引起空气振动发声的缘故,其音色主要由振膜本身的物理属性、混响腔体声学设计与多个声源相互影响的泛音谐波和最终的过滤阻尼材质与设计四个因素所影响。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音箱设计爆炸图,其中的单元振膜、腔体、单元排布与前后阻尼都很值得一说。

但凡是有一定影响力、自成一派的声学厂牌,都有着属于自己独家的振膜技术与独家材质,而这些技术也正是成就各种厂家的核心。
采用更好的核心振膜材质与技术,不仅能够提升频率响应,也带来了别具一格的音色表现。
这里小编就简要说一个大家都喜闻乐见的品牌的核心技术:
目前已经被收归三星旗下的AKG,其最初在K240系列上开发出的Varimotion振膜技术,是其K系列监听头戴耳机柔音色核心来源。
Varimotion振膜技术的核心,便是通过特别的制造技术:
使得其中心与边缘拥有着同样的材质与不同的厚度,同时满足了穹顶高硬度抑制高频振动与折环富有弹性表现丰富低频的特性,也做到了全频段的音色表现统一自然,营造出了柔顺优雅的AKG标志性音色表现。

在振膜技术趋同的现代耳机之中,腔体材质与设计高下便越发重要。它控制/制造的混响水准不仅能够控制泛音与气压流动,决定声场还原度与规模大小,更能够直接影响音色细节。
自90年代材开始,腔体材质与设计专利就成为了各厂牌高端旗舰产品体现自身特色与一决高下的胜负售。
而这其中又以日系传统厂商为个中高手,各种各样的腔体材质、结构一应俱全,既靓又好听的耳机谁不爱呢?
▼一代经典宇音PK1所使用的公模腔体结构算得上是目前平头塞之中声音表现最优秀的腔体设计之一了。
在众多腔体达人的日系厂商之中,把“audio-technica”直接当做品牌名的铁三角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无论是封闭式的艺术监听A系列、开放式空气动圈AD系列还是拥有华丽木壳材质的W系列,都将腔体结构系统化,做到了既有顺直平滑的频率响应又有独特的音色表现。


不同于有着体积与便携性限制,需要将一切简化设计的耳机,在音箱设计中,多单元协作是更加常见的设计理念。
通过多个单元的巧妙设计与协作,便可以轻松达到单个单元难以做到的优异频段覆盖与独特音色表现。
某种程度上来说,多单元设计与摆放的对于音色的影响,有时甚至大于单个单元的振膜材质与结构。
▼来自日本“黑科技”电声厂商JVC的FXZ200耳机采用了三个动圈单元,协同设计之后拥有着干净而奔放的独特音色表现。
而在将多个单元进行协作设计的众多经典案例之中,来自于英国天朗(Tennoy)的同轴单元设计是不得不提的绝世经典。
其高频声压单元通过一个大低音锥盘的中心扩散开来,解决了传统2.0音箱不同频段声音拥有两个发声点,声音相位不够精确清晰与声音互相串扰造成失真的问题,同时也有效扩宽了频率响应,拥有着贵气十足的堂皇音色。
▼天朗经典的3828同轴单元,个中精妙值得细细品味

对于寸土寸金的入耳式耳机来说,除去起决定性因素的单元材质设计之外,腔体能起到的作用相对有限,而多单元之间也以简单的叠加补足为主,最终的出声孔阻尼设计便成为了重中之重。
可能很多随身发烧友都知道“换套如换塞”这句俗语,但其实导管设计与阻尼的重要性却时常被忽略掉。
▼入耳式耳机完成调音最常用的,便是来自于娄式的导管阻尼器。
对于那些擅长制造入耳式耳机的厂商,尤其是美国所谓的“动铁四大厂”来说,出音口的阻尼设计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就以设计具有代表性的舒尔SE846来说,其突破性的迷宫式低通滤波器极大程度上改变与弥补了动铁耳机单元在低频表现时的还原度,同时通过可更换式的出音管嘴来切换调整音色细节与声音风格,做到了一塞多用的实用设计。
▼SE846的迷宫式低通滤波器结构其实也算得上是阻尼的一种,其在最终呈现的声音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技术始终为人而服务,而耳机音箱也是做给大家来听音乐的工具。
于是针对世界范围内不同地区的声音审美,即使同样的技术到了不同的厂商手中也会化为截然不同的代表性音色,而这些大同之中的不同也正是形成目前市场百花齐放的核心原因所在。
注重声音动态与整体表现力的美国厂牌做出来的设备总是能够第一个照面就强势宣告着自身的特色。
强烈的律动感与不多渲染的中性音色也与美国本土那些Hip-Hop热单或者天后们大气音色相辅相成,让人不禁想要摇动身体,沉浸在这盛大的Live之中。
而在这个基础之上,强调热情奔放的部分,不再考虑保真度而将感染力做到极致的,便是制造“最具性价比的耳机”的歌德(Grado Labs)了。
它的产品将美国人不拘小节的特色发挥的淋漓尽致,复古简洁的外观设计、粗糙却结实无比的做工细节与好听到不可思议的声音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一旦接受了这些设定,你一定会爱它到无法自拔。
正如那个大家都知道的故事一样,耳机这种东西正是由德国人正式发明并一步步发扬光大的。
而一向严谨的德国人,对于声音的追求也一板一眼,不仅创造出了那些伟大严肃的交响乐与振奋人心的金属乐,还以还原声音本相为最高目的,并在专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成功。
目前主流的德国声注重音色精准还原与整体频段的一致性,可以说是最为追求“高保真”的一个流派了。
作为耳机产品的发明者,拜亚动力自然是德国声的代表品牌之一了。
其生产线横跨耳机、麦克风、扬声器与大型专业系统,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干净精准的音色表现,在技术上也在各个时代均处于领先水准,可以说是参考级设备之中最为靠谱的典范品牌了。
作为亚洲黄种人代表的日系电声设备充满着对于细节的雕琢与浓厚的“人味”,多年来一直自成一派,并曾经凭借着对于流行音乐的细节把控而席卷世界。
与多变的北欧声一样,日系厂商也具有着风格的多样性,不过对于声音细节的追求与人声表现的优秀算是这多样表现中的共性了。
将索尼作为日系电声品牌的代表,相信没人会有意见。索尼作为可能在世界范围内最知名、销量最大的民用耳机品牌,旗下产品线众多、调音风格各异,不同时代也拥有着截然不同的声音走向。
但是无论哪个时代,索尼永远都是最擅长听取听众意见,把握住流行脉络的那个品牌,这也算得上是索尼产品的一个共性了。
其实除了这些,还有不少同样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地区与厂牌。
比如活力十足,音色富有流动性的法国劲浪;温润优雅,弦乐表现优异的奥地利AKG等
不过这些已经足够大家去重新理解音色的重要性与独特性,选出自身最喜爱的流派了。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希望以上这些能说到你的心坎里去。真正为你选耳机音响带来一些灵感。
我们明天见啦,Bye~
星标张大妈👇👇,开启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