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命运多舛的I-185原型机 尽管性能出色 却没有列装苏联空军

79年前,1941年4月8日,波利卡波夫设计的I-185原型机进行了首次试飞。

图说:命运多舛的I-185原型机 尽管性能出色 却没有列装苏联空军
不幸的是,由于M-71发动机出现故障,试飞以紧急降落而结束。如果发动机的可靠性无法提高到空军要求的程度,那么这种飞机的进度将被结束。由于同样的原因,雅科夫列夫斯基设计的I-30已经被砍掉了。

图说:命运多舛的I-185原型机 尽管性能出色 却没有列装苏联空军
为了防止被故障率居高不下的M-71发动机拖累,波利卡波夫在1941年重新设计了I-185样机,安装M-82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已经安排生产计划,性能比较稳定,相对于M-71重量更轻、结构更紧凑,但功率更低(1700马力,M-71为2000马力)。1941年8月,即将对换发后的I-185进行试飞,由于波利卡波夫设计局被疏散到新西伯利亚而被打断。图为配备M-71发动机的I-185样机。

图说:命运多舛的I-185原型机 尽管性能出色 却没有列装苏联空军
1942年2月试飞工作恢复,并于3月底成功结束。试飞员称赞了这款新型飞机,空军研究所特别指出:I-185 / M-82A性能仅次于I-185 / M-71,与现役和国外的其他战斗机对比,更适合技术较差的飞行员驾驶。图为配备M-82发动机的I-185样机。


图说:命运多舛的I-185原型机 尽管性能出色 却没有列装苏联空军
这似乎是一个很好的结果,但却迟迟没有命令让这种战斗机投入量产。这可能是由于该机的设计问题,很多结构部件如机翼和舵面都采用当时奇缺的硬铝制造,当时其他的苏联战斗机都采用木材制造这些部件。


图说:命运多舛的I-185原型机 尽管性能出色 却没有列装苏联空军
全金属机翼大大提高了I-185的结构强度,从而提升了飞行性能。即使配备了三门机炮,I-185的性能也比配备相同发动机、配备两门机炮、木质机翼的拉-5更好。I-185 / M-82最高速度为615千米/小时,拉-5最高速度为580千米/小时。I-185 / M-82最高爬升速度为926米/分钟,拉-5最高爬升速度为833米/分钟。I-185 / M-82航程1380千米,拉-5航程1190千米。


图说:命运多舛的I-185原型机 尽管性能出色 却没有列装苏联空军
这个结果其实很正常,因为I-185采用了硬铝,起飞重量只有2437千克,拉-5则要到2681千克,重了近250千克。对于这种单发轻型战斗机来说,250千克的重量势必造成如此悬殊的性能差异。图为M-82发动机,这也是拉-5战斗机的发动机


图说:命运多舛的I-185原型机 尽管性能出色 却没有列装苏联空军
苏联空军当时更看重的是数量,而非质量。尽管I-185技术规划与I-16非常相似,甚至可以使用同一套设备进行生产,但这都无济于事。I-185凭借诸多优点得以保留至今。而拉-5成为二战中最受飞行员欢迎的战斗机之一,生产数量达到了9920架。图为保存在博物馆中的拉-5战斗机。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hawk26讲武堂):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449a318eb780af4b2075c12a3f5109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