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全景视觉
最近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升级自己的电子设备,但却只能站在新品的洪流中大喊:「我太难了!」
这么多新品,X 选一还是全拿下?
好消息!好消息!超过 60,000 位知友对新品们进行了打分,最终得出……
新发布的华为 Mate 30 Pro 能否和 iPhone 11 Pro 一战?为什么?
知友:Ted Lin(800+ 赞同,工程师)
作为安卓阵营的机皇级别的手机,华为 Mate 30 Pro 绝对是可以有和 iPhone 11 Pro 匹敌的能力的。
华为 Mate 30 Pro 的优势:
3 倍光学变焦、5倍混合变焦、30 倍数字变焦
4500mAh 的电池
更好的信号
机身更轻
苹果更强大的卖点:
三摄切换更自然,调色风格统一
A13 芯片
iOS 系统的软件生态与硬件生态
显示屏,200 万 : 1 对比度,最高 1200 尼特亮度
两者一致的卖点:
3D 结构光识别
曲面屏与直板屏、后置镜头设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IP68 级防尘防水
给大家简单罗列了一下上述的卖点区隔,两者真的各有胜负,而且这一代 iPhone 11 Pro 系列的提升大家其实也是有目共睹的。
对于纠结这两款手机要入手哪一款的,可以根据上面卖点区隔,找到自己的痛点卖点就好。
知友:遇见(300+ 赞同)


较量肯定是可以的。
国内 Mate 30 系列在 5k 以上价位肯定会对 iPhone 11 系列销量造成影响。人们购买手机考虑的因素大致可以归结为产品力和品牌影响力。
从产品本身硬核程度来说,今年的 Mate 30 系列的产品力是胜过 iPhone 11 系列的,但是华为的品牌影响力现在还不如苹果,我相信苹果一个 logo 就吸引了不少人吧,这是品牌影响力的加持。
当然,主打高端商务的 Mate 系列的品牌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我更愿意相信知乎的判断,知乎这个数据是大家一个一个投出来的。我觉得把这个判断和产品力挂钩很合理。
另外,去年的 iPhone XR 和 Mate 20 系列推荐率都是百分之六十几,总体来说知乎对这两种手机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
第一,热搜问题。
Mate 30 发布会光是哔哩哔哩一个平台就有 650w 热度。加上其他平台和上班没时间看的那些,至少也有千万量级的关注度。
微博上第二天中午 Mate 30 发布会这一个话题的浏览量就超过 3 亿,还有三四个其他的比如余承东硬刚 iPhone 11 的主题浏览量也有两三亿。
然而热搜上根本看不到华为和 Mate 30 这两个字眼,只能换其他的说法,而且硬刚这个话题也只能排到好几十。
第二,微博用户平均素质问题。
这个是 #余承东硬刚 iPhone 11# 下面的评论。
谁家开发布会不是宣传自己的产品的优点?一个不加任何描述不堪入目的垃圾二字就赢得了微博用户两千多个赞。这两千多个赞的用户到底是怎样的心态?
余承东口语不好是事实,但是有人来一句,CEO 就这水平?他说的是不是口语水平呢?还是其他方面不行呢?还是因为一点就否定余和余的产品所有方面?
说实话他口语真的不好,导致台下效果也打了折扣。除去其他因素我也相信很多人口语讲的比他好,毕竟我们这个年代的教育比之前要好的多。

iPhone 11 的 2w+ 评价到 iPhone 11 Pro 的 2k+ 评价,还有关注度人数变化说明了啥?
而且,参与评价和关注是一回事,掏钱买是另一回事。
这说明很多人都没有达到万元机一年一换的水平。也有很多人不舍得一年一换啊。那么多 IP 6.7 系列不正是例子。
讨论这两个产品真的没必要站队,不是你买了哪种手机哪种手机就是最棒的,我认为产品要服务于用户体验。iOS 生态确实好,有很多高质量的软件。iPad 很香,GoodNotes 和 Notebility 很不错,记笔记挺方便。还有很多其他的软件也很优秀。
但是 iPhone 上那些不可替代的软件我并没有用到,软件生态在 iPhone 上真的香不起来。作为一个手机它很难像 iPad 一样把软件优势发挥出来。
可是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只用微信 QQ 之类的软件。Apple Music 挺好,不过国内音乐版本授权还是少,我相信绝大部分人是网易云音乐,QQ 音乐。
iBooks 和 FaceTime 和 mail 大家也没用过几次吧,还有 4.99 美元一个月的 Apple TV,国内是用不上的。
总之,苹果在咱们国家的生态是要大打折扣的,试问,苹果的软件生态你真的用到了吗?
当然华为自带的的一些软件也一样,华为视频,华为音乐什么的我根本碰都不碰,还不能卸载。QQ、微信之类的软件里面的链接可能会诱导下载,对老年人之类的用户很不友好。
iOS 的非线性动画很不错,用起来比安卓舒服,我也很喜欢。但我个人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很让我很在意的点,因为用两种手机我感觉差距不大,特别是更新到 EMUI 9 这个大版本。
当然权限问题是因为 iOS 的封闭性,软件的权限管理的比安卓要好,软件都是要经过审核才能上架的,这点我觉得很比安卓好,安卓有些软件你不给它不必要的权限不让你用。
而安卓也有开源优势,EMUI 和 MIUI 本地优化更好,功能更多。
比如 NFC 刷地铁公交,软件双开,红外遥控,通话录音什么的,其实这些都是人无我有的亮点,要用到的时候真的很方便。
MIUI 没用过大家说比 EMUI 更好用。我只说下 EMUI 吧。
负一屏的智能情景是可以自动提醒快递状态的,也可以自动提醒准备将要出行的事项,比如火车,飞机等。列车各个站点时刻表点进去也能看到不用百度。
EMUI还有系统性的指关节操作,用指背敲击和指背滑动可以完成截图、区域性截图、录屏、分屏、长截图、快捷打开软件等操作,挺方便的,还有智能识物啥的。
华为是可以垃圾短信屏蔽的,弹出来短信也可以标记已读。iPhone 一个短信一个提示,知道是垃圾短信可是不点开那个 1 还不会消失,我是很难受的。
你总不能隐藏角标吧,到时候不在身边有短信没看到就麻烦了……
iPhone 还有一个难受的地方就是关闭 WiFi 和蓝牙只能进设置,拉起的快捷栏只能断开连接不能关闭。
本人穷学生没有 Mac,专业也不能让我考虑买 Mac,手机电脑平板的复制粘贴一体这个功能挺好的,不过我觉得,你在平板上复制了,用电脑粘贴做文档,如果一直这样操作的话,还不如把文章发在在电脑上单独处理。
关于传输数据,我这样年纪当然啥都能学,无非就是 iTunes 啥的。
可是年纪稍微大点的人用 iPhone 面对 Win 的时候,他们又是什么感受呢?
他们可能就只会用微信传文件。当然硬件生态方面,你有全家桶的话那体验会很棒。
总之我想说 iOS 的优势是有的,权限管理和系统生态比安卓优秀,但对国内,对于单个 iPhone 来说,软件生态,硬件生态起到的作用会很小。
安卓在其他方面也有自己的优点,没用试过安卓的可以试试 Mate30 系列,没有试过 iOS 的也可以试试 iPhone11 系列,两个手机还是挺值得入手的。
它们并不是对立的,并没有什么鸿沟,各有优势,当然喜欢哪种还是得看自己需求,自己实际体验过比谁说的都管用。